News & Bulletin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医疗机构中如何使用“品牌圈”管理模式

更新时间:2018-10-10     点击次数:1684次     来源:

在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中,“品管圈”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模式成为有效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好方法。

何为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大家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和质量管理工具,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课题。

推动品管圈的意义

品管圈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动每一个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它将医院传统的经验管理、粗放管理转化成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将传统的医院管理从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与定性兼顾,定量为主的管理,有助于形成长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品管圈活动推行成功,可提升医院知名度,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而且能够使医护人员在工作环境和流程中增强了人际关系,促进工作环境和谐。

1.发挥领导重视与示范作用

品管圈管理不同于以往领导通过行政手段方式推动的持续质量改进,也不同于单纯基于质量绩效考核牵引的质量提升,是由点及面,由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质量管理活动,其核心特点是“自发组织”。这一特点要求组织领导或主管人员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单位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激励措施到位,甚至能有活动经费的保障,就有利于该单位开展品管圈活动。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流于形式。

因此,医院各级领导应该树立参与品管圈小组活动的意识和热情,充分认识到开展品管圈小组活动的意识和热情,充分认识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与革新精神,关注、支持、注重品管圈活动。

2.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

品管圈活动的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改进组织品质、提高组织效益。有效的沟通机制不仅能使各管理部门互相帮助,资源共享,除去成见,还能做到既有分工又紧密合作,对创造高品质的医院行政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能否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医院各行政管理部门,在从事行政管理时,仍会存在应付、推诿。敷衍的心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合作,重视沟通,发挥团队管理的精神,不管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都需要积极加强,共同为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医院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品质。

3.创建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




这里所说的医院文化指的是切实可行的、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明确的,积极向上的,能指引医院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文化。医院文化能否达到这个目标,直接影响到医院能否成为全体成员共同奋进的驱动力。在品管圈管理体系中,强调的是“以点带面”,推动医院全体成员参与。注重的是制度化的管理,这个制度化是在医院全体成员广泛讨论,并征集科室成员的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全体医院成员共鸣。因此,在品管圈管理体系基础上的医院文化,必将使全体医院成员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感召下,努力进取,共创医院美好的未来。

4.建立责任与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医院必须建立责任与奖励相结合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医院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医院管理体系中,病人是医院品质的最终决定者,所有的管理都必须致力于满足病人的需求和期望,这就对医院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责任要求,但医院并非万能,病人的要求也并非完全能够满足。为此,医院员工的责任只有与奖励机制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意识,同时,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医院责任的组成部分,与医院建立起荣辱与共的血脉联系,进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在实践过程中,现行的激励方式过多地依赖于“金钱效应”,而忽略了职务、岗位、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多种激励的综合作用,很难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对管理者队伍建设以产生持久的效力。因此,医院管理者要着力于把多种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组合,综合运用,形成功能强大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品管圈活动。

5.加强品管人员的实务训练

提高品管组织执行力是开展品管圈管理成败的关键。作为一种新启用的管理手段,员工普遍存在不熟悉品质计划架构、不清楚自身或他人在管理圈中扮演的角色、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要有效地实施品管圈管理,必须提升参与人员的素质,加强品管实务训练。帮助参与人员树立正确观念,能明确区分人员权责并充分授权,提高流程管理、善用管理技巧改善问题等技能,并通过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将品管圈管理落到实处。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