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 design works行业洞察

【医院设计·匠心独具】
公司动态、行业资讯、标准规范、运营管理

行业洞察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洞察 > 正文

未来新建综合医院设计应考虑平疫转换功能

更新时间:2020-06-01     点击次数:1684次     来源: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现有医疗系统的不适应性:由于传染病医院力量不足、综合医院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造,造成大量综合医院的急诊、ICU、病房均成为感染病人的集中救治区,增加了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对此,专业人员提出:有必要将“平疫结合、平疫转换”作为新建综合医院的重要规划建设原则,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中研究增加“防疫”标准。那么,未来综合性医院该如何设计?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期,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强有力的应对手段?

建设策略: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受现行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限制,新建综合医院难以充分考虑发热门诊、负压病房等防疫设施建设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规划建设较小规模的感染门诊,作为传染病的筛查诊断点位,遇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则需要转移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诊疗。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患者数量在短时出现暴增,导致现有传染病医院无法满足疫情救治需要,而大量综合医院的硬件设施,在短时间内又无法满足传染病诊治和感控要求。

而简单的将感染科、传染病楼做大的方式将造成平时的大量空置,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新建综合医院必须拥有相对的弹性,可在平时与疫时进行功能转换,可将大量的医院资源有序投入到对抗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治疗中,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综合医院建设:平疫结合、快速转换

1、以一座现有医院为基础,将内部的几栋建筑进行改造转换为收治设施。

2、以一座现有医院为资源供给基地,同时预留空地在疫时予以临时搭建收治设施。

3、以城市或特定区域为着眼点,选取一座医院完全改造转换为传染病接纳医院。

前两种方式可称为“平疫结合混合型医院”,医院可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适应性较广,缺点是如果疫情传染性极强出现的大爆发状态,则在收治容量、院感控制、院内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将遇到困难;较适合在疫情的传染性强度不高,对社会的整体威胁不大的情况。

第三种则是以城市或特定区域为着眼点,选取一座医院完全改造转换为传染病接纳医院虽有已有病人转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重症难以转移患者可视情况划定单独区域)但却能够最大限度利用一所医院的全部医疗资源,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强化院感控制,完善隔离体系,充分体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能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接纳能力,是应对疫情强有力的手段。

具体选择方式上需要以区域统筹的角度建立防疫应急体制,对所有可能的情况予以预设,以能应对最不利的情况为目标,对辖区内医疗资源新老结合、优化组合、分级响应统筹指挥。在能保障其他公共医疗的前提下(不能出现因传染病而停止其他基础疾病的诊疗的情况),将转换依次进行,层层递进、配合使用。

新建综合医院平疫转换设计要点

一、建筑设计

1、场地布置

对新建医院进行区域划分,确定疫时的限制区与隔离区,并提前预留绿化隔离带;能确保疫时医院的全封闭管理;明确疫时医院的接诊出入口、住院探视出入口、生活及后勤保障、污物等出入口;救护车出入口以及院内隔离区出入口附近设置交通工具洗消场地和设施。

2、功能流线

在完善平时流线的基础上,确定疫时交通流线,将医护、洁品流线尽量无阻隔的联系起来,使核心医疗功能得以保障,必要时可平面划定某一层为清洁区域,或垂直划定清洁电梯,旨在疫时能够快速转换为医护、洁品、病患、污物完全物理分割的空间流线体系。

3、平面功能

打造疫时能够严格实施“三区两带两通道”模式,医患分区,结合卫生安全等级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三个区域,相邻区域之间应设置相应的卫生通过或缓冲室,同时严格划分医护人员、洁物与患者、污物的交通流线,采用“两通道”布置方式。

强化医患分开,洁污分离的设计理念,在疫时需要封闭的通道处预设密闭门,或者设置隔断,此外根据疫时功能将一些空间预留为卫生通过或缓冲室,做到平疫结合、快速转换。

除此之外,接诊区、医技区、住院部等重点部分如手术部、影像科等科室,应在规划初期预留部分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在疫情发生时根据统一部署要求快速落实平疫转换。

二、机电设备

以气流组织管理为出发点,病房楼各楼层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按医务办公区、病房区分别独立设置,新风系统入口风阀关断,医务办公区新风机组在未做好有效消毒及加装空气净化措施暂时停运,采用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为避免交叉感染。

病房区卫生间采用竖向排风方式,原屋顶排风冷凝热回收机组中新风机停运,排风机则/保持全天24小时不间歇运行,停用楼层的排风口均作封闭处理,实现使用楼层各病房排风量的适当加大,确保病房区适度负压,同时可利用病房门窗缝隙渗透引入新风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屋顶排风机出口加装高效空气过滤设施。

每间隔离病房空调末端均采用风机盘管,可实现独立运行;前期在未完成全面消毒工作前暂不投入使用,可临时采用局部电取暖器或电风扇等临时取暖、降温措施。

隔离病房区、医务办公区等在满足基本压差控制水平的情况下在室内加装带高效滤尘及除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灭菌器),实现在室内排风换气次数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病房区隔离带缓冲室受时间等条件限制难以布置送排风系统,可采用高效过滤净化机组循环方式,选用FFU(风机过滤单元)安装在顶上或墙上,缓冲室换气次数不小于60次/h。

三、医用气体

需充分考虑氧量的用量,呼吸类传染性疾病治疗的氧气的消耗量将大大超过平日,需充分预留氧气容量保证管线口径,有条件可考虑预备应急氧气生产设施,以保证突发状况下的正常使用。

此外作为呼吸类疾病使用的负压吸引系统需独立设置,排气口加装灭菌装置并设置明显的有害气体警示标识。排气管不应与医用气体进气口或其他取风口位于同一高度,与其他建筑物的门窗间距不小于三米。真空负压机废液需经单独消毒处理后排放。

四、污水处理

要求医疗污水处理在设计之初,就在前端应额外考虑建造针对传染性疾病的专用化粪池、前置消毒池。疫时排泄物经严格消毒后上层液体才能进入医院的污水池里系统,污水处理池尾气应做消毒处理后排放。

五、医废垃圾处理

医废垃圾暂存间应位于院区下风并单独隔离。固体医废垃圾需用专门容器装载密封,通过污染通道收集运送至医疗废弃物暂存间集中,再转运至垃圾焚烧炉或转运至专门处置场集中处理。

六、弱电智能化

在隔离区域内配备院远程会诊系统及便捷的对讲系统,便于与外界沟通。门禁系统独立设置,在疫情来临时做到独立运行管理。

设计依据:应出台综合医院“平疫转换”建设标准

专业人士认为,有必要将“平疫结合、平疫转换”作为新建综合医院的重要规划建设原则,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中研究增加“防疫”标准。

因此,建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对现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进行研究完善,尽快制定出台综合医院“平疫转换”建设标准。明确规定新建综合医院院区至少应有一栋独立的病房楼或一处床位规模较大的病区,在重大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转换为传染病患者收治病房,满足“三区两通道”布局,达到医患分流与洁污分流要求,快速实现负压隔离病房和负压重症监护病房配备。

同时,尽快调整完善新建综合医院的建筑面积和建设用地指标等设计指导规范。建议充分考虑平疫转换功能需求,调整现行按照床位计算建筑面积和用地规模的单一指标,增加建筑面积、建设用地等医院建筑弹性设计指标,明确出台发热门诊、感染楼、平疫转换医疗用房、负压病房以及战备医疗场地等建筑和用地面积标准,为应急性布局预留空间与条件。

“平疫结合、快速转换”将成为未来医疗建筑设计的方向,以切实增强新建综合医院抗击疫情的功能转换能力。


- END - / 编辑:上海医匠 /